——北方銅業銅礦峪礦運輸二隊410產前工程建設紀實
春天,是一個孕育生機、充滿希望的日子,預示著又一年美好的開端。但對北方銅業銅礦峪礦運輸二隊來說,今年的春天卻與以往有所不同,一場事關企業升級轉型發展的410產前工程攻堅戰正在艱難的進行著。
410產前工程,是北方銅業銅礦峪礦二期工程的接續工程,更是關系到銅礦峪礦2020年能否順利穩定720萬噸產能的重點工程,對銅礦峪礦乃至中條山集團未來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如何在確保530中段收尾工程生產任務的同時,實現410產前工程的穩步推進,成為銅礦峪礦運輸二隊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生產任務再重 安全工作標準絕不降低
作為銅礦峪礦井下生產運輸的主力,運輸二隊承擔了410產前工程的開拓、出毛及廢石排放運輸任務。隨著410產前工程的不斷推進,410中段的掘進量由去年的2到3萬立方,猛增到今年的9萬立方。掘進任務量的增加,給負責410產前工程的運輸二隊提出了嚴峻的考驗。
為了確保530收尾工程順利進行,穩步推進410產前工程,運輸二隊牢固樹立“安全第一、設備第二、生產第三”的生產理念,下發了“生產任務再重,安全工作標準絕不降低”的生產動員令,堅持有情管理與無情考核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原則,做到不安全不生產,把職工的生命融入到安全生產建設之中。他們完善班組長安全量化考核指標,嚴格考核,強化管理;采取理論培訓與現場手指口述相結合培訓方式,提升全體職工的安全操作技能;把隊段民主生活會延伸到班組,融入到安全管理的范疇,圍繞安全工作、近期生產組織中出現的問題,調查研究,及時解決,有效地化解工人與班組長之間在管理與考核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,提升班組長的管理水平,最大限度發揮班組長生產排頭兵的先鋒作用。
由于410產前工程作業現場斷面大,頂板浮石危害處理難度加大,加之井下相關輔助設施不健全,維修硐室還沒建成,設備維修保養沒有保障,運輸二隊在人員緊缺的情況下抽調部分人員投入到410產前工程建設中,無形之中生產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。在這種安全管理的高壓態勢下,他們堅持每發現一個問題,出臺一項措施,全方位加強安全生產的組織管理。他們將原有的32項安全規章制度根據作業現場實際情況細化完善到62項,并出臺多項臨時性法規。對車輛增加了逆行車頂車措施,加強了對運輸車輛的管理;實行動態確認檢查,力爭做到頂板確認處理嚴細實;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做好CO檢測,做好井巷通風安全;實行值班長負責制,做好530和410的分層安全管理。
“故障有價生命無價,一切生產都要在安全的基礎上進行”,這是隊長賈宣沖經常強調的一句話。有情管理已經成為運輸二隊獨創特色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。在一次電機車刮弓子掉線致使電線接地發生短路打火,電機車司機怕燒壞電機車零部件,影響生產進度,脫掉工作服,獨自一人爬上機車頂部帶電維修作業。書記鄒剛看到后立刻阻止,及時通知變電所停電、驗電,再進行刮弓子處理。隨后,針對這起違章操作,隊里制定出臺了《處理車輛刮弓子安全管理制度》,嚴格故障申報、維修程序。提起親情管理,隊長賈宣沖和書記鄒剛感觸頗深:他們很感謝自己擁有這么好的員工,這么好的兄弟。作為領導,不僅要為企業的生產負責,更要為隊里220多個生命負責。運輸二隊的領導把員工當成自己的親兄弟,將關愛傾注于每名員工的生產工作中。
人人爭當多面手 再苦再累無怨無悔
結合今年銅礦峪礦提出的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的要求,他們積極采取措施,做到有的放矢,實現滿負荷生產、低成本經濟運行,全力確保生產。
首先針對現有作業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,通過與調度室、安環科、設備科等職能科室協調溝通,緊緊圍繞穩定720萬噸產能發揮潛力,優化生產組織,提出了“開大車的也要會開小車,人人爭當多面手”的口號,隊領導率先垂范,以身作則,用實際行動帶頭踐行著“人盡其才、人盡其用”的工作理念。隊長跟著員工們到井口翻毛,副隊長到作業現場處理浮石、班組長駕駛車輛運輸礦石,充分調動全隊職工的的戰斗力,加強了職工的凝聚力,使運輸二隊成為一個來之能戰、戰之能勝的戰斗群體。
在運礦管理上,他們將對標運行機制納入運礦管理全過程,以工作寫實的管理方式,通過數據、運行圖表分析運行時間,使隊里的每名電車工成為了精打細算的“小管家”。電車工龐雙輝給筆者算過這樣一筆賬:過去在卸載橋一個班要運行16列礦車(每列礦車由10節6立方底卸式礦車組成),每列礦車運行拉礦5到6趟,自從實行工作寫實制度以來,一個小班運行15列礦車,每列礦車運行6到7趟,這樣一來礦車的運行效率提高了10%左右,不僅降低了運行成本,還減少了設備投入。
電工王凱說,作為小組長的他,為了確保生產的順利銜接,在每天完成本職工作后,他每天要考慮第二天要干什么,準備什么工具,一切都要考慮周全了。410產前工程開始的時候,由于人員配置不到位,生產任務又重,作業人員拉不開栓,很長的一段時間,他每天都要帶著2名電工,坐第一班罐籠到410掘進作業現場,結合掘進進尺,同步跟進敷設架線、照明、局扇和配電盤等出毛作業配套設施,一天工作下來腰酸背疼。當我問起你每天這樣工作能受得了嗎?他只是微微一笑,說:“為了完成全年生產任務,這也是唯一的選擇,我無怨無悔”。
用責任與當擔 應對危險與挑戰
運輸二隊隊長賈宣沖介紹說,運輸二隊作為銅礦峪生產的主力,擁有23臺智能變流電機車、210臺6立方底卸式礦車、14臺10噸電機車、11臺8立方梭車、4臺輪軌式挖掘裝載機、3臺電耙機、2臺液壓式破碎錘、8臺電動裝毛機、2座卸載橋,設備設施維修量大、任務重。細化設備管理,確保設備實現滿負荷經濟運行,成為運輸二隊全面打響410產前工程攻堅戰的關鍵。
根據410作業現場的實際,他們采用將動態管理與日常巡檢相結合的方式,對設備進行檢修,并在530收尾工程作業中實行計劃性檢修,建立易損件預警分析制度,依據“二八理論”進行成本分析,依據備件損耗原因進行管控,確保設備在有損壞之前得到有效的維修和保養,實現設備滿負荷經濟運行。
卸載橋作為井下運輸的咽喉,在井下運輸生產中擔當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重任。卸載橋一個車頭掛10節車皮,一個小班就要拉運50趟。每天運礦車皮一趟緊接一趟駛過卸載橋,將20000多噸的礦卸入溜井。謝曉東,這名鉗工一班的員工,每天的任務就是負責卸載橋基礎設施和200多臺礦車的維修。最讓他記憶猶新的就是維修卸載橋。卸載橋由6節曲軌、3組橫梁和80個橋輪組成,橋下面是深不見底的礦石溜井。維修時,他要站在120米深的溜井上系著安全帶移動作業,其危險程度可想而知。就是在這樣粉塵彌漫的作業環境下,他不敢有一絲松懈,認真做好設備設施維修的本職工作,全力確保卸載橋暢通無阻。
道路是整個運輸系統正常運轉的基礎,為了減少排毛運輸時間,節省道路敷設成本,運輸二隊積極創新道路敷設,降低道路敷設成本投入。過去敷設的預行道路在正式運行后,將會拆除全部的預行道路,然后截成小段用在別處道路敷設上,現在一改過去這種應急性的生產組織方式,將410中段預行道路運行后直接鋪成生產運輸道,降低了安全隱患,提高了勞動生產率。
千米井下考驗著責任,千米井下考驗著擔當,千米井下演繹著工作熱情。走進千米井下,你會看見:在一條條敷設好的運輸道上,那一列列呼嘯駛過的礦車見證著運輸二隊曾經的艱辛。他們顧不上去回味,顧不上去感慨,因為,他們的礦車還在千米井下向井巷深處延伸……(黨委工作部 李玫 供稿)
本網站所刊登的中條山集團各種新聞﹑信息及圖片內容,均為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,未經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使用
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
聯系電話: 0359-6031386 郵政編碼: 043700 傳真: 0359-6036927 網站郵箱:ztswg@126.com
|
![]() 官方網站 |
![]() 官方微信 |
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